新華社點贊濰坊:大田托管共贏多

閱讀 ?·? 發布日期 2022-02-26 11:27 ?·? 濰坊網站維護

人勤春來早。春耕春管時節,本該是澆水、施肥最為忙碌的時候,但山東一些地方的農民卻當起了“甩手掌柜”,種糧收入不降反升、產出效益更好,還增加了村集體收入。這是咋回事?

在山東省濰坊市峽山區鄭公街道,當地把農民致富、村集體增收、大田托管單位增效、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四方面積極整合,作為黨建工作硬性考核之一,探索出大田托管共贏新模式。

圖為山東省濰坊市峽山區中嶺村大田托管共贏新模式示意圖。(李啟龍 攝)

“以前土地流轉參與過,沒成功。土地租金太低,還得等收成后才拿到錢,讓人擔心。去年試行的新辦法,把地托管給黨支部領辦的合作社然后由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管理,每畝地托管收益每年800元,簽約后馬上給600元,收成后再給200元。我家五畝多地,一年4000元有余,收入高出不少,心里也踏實,年輕點的還能騰出手干點什么。”鄭公街道中嶺村75歲的老農民崔福海說。

中嶺村黨支部書記崔聯君說,目前村民參與大田托管的超過70%,數量還在擴大。大田托管新模式各方得實惠,新模式給村集體經濟增收,現在村里共610畝連片土地交村黨支部領辦的合作社集中,再由被委托合作社管理,村里每年每畝地托管收益200多元,扣除費用,其余可以進行村公共事業建設。

個人與集體收入提升,但誰來實現產出效益呢?濰坊市峽山區忠信農機專業合作社主任黃德忠說,他們是被委托管理土地的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,更熟悉當地土質、墑情,包括病蟲害發生規律,擁有成熟現代農業技術,托管2萬余畝大田全程耕種收銷管理。中嶺村黨支部領辦的合作社代表土地委托一方帶地入股,與合作社對接,雙方權利、義務明晰,執行有力,可以放手專業操作,夏秋兩季糧食收入中每畝可產出2500元到2800元的收入。

圖為山東省濰坊市峽山區鄭公街道中嶺村村民在領取土地托管收益。(受訪者供圖)

預支給農民的托管土地收益、大田管理的先期投入,被委托方啟動資金需求大,咋辦?

“是由省農擔公司協調解決。”鄭公街道黨工委書記王建軍說,“省財政廳下屬的山東省農業發展信貸擔保有限責任公司,專門保障土地托管等農事資金借貸,這種貸款利率優惠、政府貼息。”

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基層在行動。王建軍說,“我們考慮街道所有村子的土地,要拿出六成多連片易耕作土地種糧食,以政策吸引力保證國家糧食安全。大田托管余出勞力后,雖然多數屬于留守老弱勞力,仍可以再開發力所能及的產業,多途徑致富。”